期刊信息
主办:北京理工大学;中国环境科学学会;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
主管: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
ISSN:1009-6094
CN:11-4537/X
语言:中文
周期:双月
影响因子:0.814499
数据库收录:
北大核心期刊(2008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1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7版);化学文摘(网络版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1-2012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3-2014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5-2016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7-2018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9-2020);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;中国科技核心期刊;期刊分类: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
期刊热词:
安全工程
土豆不能和这些一起吃中毒伤身安全吃土豆,赶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“一个小土豆,桌上各种菜”;最“普通”的食材之一,可以“千变万化”的“硬核家常菜”,居然还有“禁食”,用鸡蛋吃容易中毒吗?和牛肉一起吃会疼吗?不能碰甜石榴?土豆真
“一个小土豆,桌上各种菜”;最“普通”的食材之一,可以“千变万化”的“硬核家常菜”,居然还有“禁食”,用鸡蛋吃容易中毒吗?和牛肉一起吃会疼吗?不能碰甜石榴?土豆真的这么“囧”吗?这篇文章就是来帮助你放心品尝土豆的。
鉴定结果:两种自制食品,均无害。
鉴别原则:土豆和鸡蛋是“家常菜”。土豆中营养成分最多的是淀粉,所以可以作为主食食用;鸡蛋最充足的营养成分是蛋白质,故又称“全蛋白食品”;淀粉(碳水化合物)与蛋白质发生碰撞时,不会发生反应,因此不会产生所谓的“有毒物质”。换句话说,淀粉和蛋白质是最基本的营养素。你每餐都会吃很多东西,比如淀粉含量较高的馒头和米饭,以及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猪肉和虾。如果说两人接触会中毒,估计大家都已经“中毒发作”了。无论是淀粉还是蛋白质,在摄入体内后,还可以执行一些生理功能,如能量供应。它们只是普通的营养素,没有“毒性”。
推荐:土豆,煮熟吃+蒸炖;鸡蛋,不要生吃;生土豆含有一定量的胰蛋白酶抑制剂,可能会影响蛋白酶的活性,不利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。此外,生土豆口感较差,不易被自身吸收;它不可食用。
鉴定结果:没有科学原理,这是荒谬的“食物互克论”。
鉴别原理:有人说吃牛肉吃土豆会引起“肠胃功能紊乱”的问题。主要原因是牛肉富含蛋白质,需要酸性条件才能更好地消化,而富含淀粉的土豆则需要在碱性环境中消化。两者相遇时,对胃酸的要求不同,会影响胃的正常工作,引起功能障碍。
然而,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。按照人体正常的消化途径,所有进入人体的食物都会在胃酸的参与下形成食糜,然后进入肠道,获取淀粉(碳水化合物)、蛋白质、脂肪等最基本的营养物质。身体的消化系统已经为他们设定了固定的“消化吸收模式”。所谓的“混合营养食品”进入后,需要一定的时间让胃排空,但这是正常的反应过程,对胃没有影响。肠道的正常功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。
而且,你的每一餐实际上都是“混合食物”。如果真如“谣言”所说,每种食物所需要的消化环境不同,那么每顿饭后,你是否感到“不舒服”?其实,这完全是一种不合理的“解释”。胃酸是一种“有弹性”的液体。不同的食物,胃酸的酸度会随着消化过程而变化。各种食物被混合和消化。如果胃中的酸度降低,那么胃酸就会正常分泌。以肉类食品为代表的低蛋白、高蛋白的食物,对胃酸的要求较高,但不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健康。传闻中的“异胃酸理论”纯属不靠谱,不靠谱。
推荐:“土豆炖牛肉”是一道美味又营养的菜。可以放心食用。记住“少盐少油”。
鉴定结果:还是“不科学”,这是谣言。
鉴别原理:据说土豆不能和西红柿一起吃,主要是因为“土豆会在胃肠道中产生大量的盐酸,会引起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”。
其实最基本的“生化知识”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了。胃本身是酸性的,它含有非常酸性的胃酸,形成了一个强酸环境。不管你吃什么,都没有关系。会对它产生太大的影响;西红柿和马铃薯进入胃内时不太可能产生沉淀。它们只是一种普通的食物。只要不吃“发芽土豆”和“未成熟的青番茄”,就不会中毒。反应(茄碱中毒)。
建议:吃得放心,吃得放心;选用安全卫生的食材,洗、煮、吃。
鉴定结果:“离谱的谣言”。
鉴别原则:网上传言的石榴和土豆不能一起吃,也没有解释“中毒机制”,而是无视;土豆和石榴都是普通食品,单独食用不会引起中毒。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,更不会中毒。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“谣言”。
推荐:石榴。空腹食用可能会对胃造成一些刺激。建议在两餐之间食用。
“发芽的青土豆”真的不能吃:
从现实生活中考虑,如果你的土豆发芽变绿了,就证明它们含有大量的“茄碱”。土豆变绿可以说是“土豆产茄碱”的标志;食入 大量茄碱会刺激胃肠黏膜,容易诱发食物中毒问题;如果土豆发芽变绿,甚至变苦麻木,请拒绝食用。
文章来源:《安全与环境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aqyhjxb.cn/zonghexinwen/2021/0814/1934.html